【廣告】
3、將沸水1000克直接沖入盛有米漿的盆內,邊沖邊充分攪拌,使沖燙好的漿料溫度穩(wěn)定在45度左右。(注:米漿的稠度要適中,測濃度方法是用勺舀起漿,提起來慢慢倒下,漿汁呈線狀又不會斷即可)
4、鍋內猛火將水燒開,取籠屜并鋪上濕透的密實籠布,籠布用手鋪勻,不能有褶皺,然后舀兩勺漿料于籠布上,雙手拿起籠屜做360度的圓周傾斜轉動,使?jié){料厚度均勻,把米漿攤成圓形薄餅,直至攤滿,然后水平放入鍋內加蓋,猛火蒸3分鐘后出鍋,揭開鍋蓋,可以看到米皮上鼓起氣泡,這是米皮蒸熟的典型特征,蒸熟的米皮厚度控制在2~~2.5毫米之間。(注:漿料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影響質量,蒸漿是關鍵,越快越好)。④熱食時漢中面皮切得較寬,而關中、河南等地的涼皮沒有熱食的習慣普遍較細,窄。
5、取出籠屜,揭掉籠布,倒扣在桌面上,在籠布上灑一些涼水,使籠布與米皮分離,將籠布從米皮上撕開,這個過程中,注意動作要輕,防止撕破米皮,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xù)制作米皮,制好的米皮每張抹上菜油少許,摞起備用。
辣椒油的制作步驟
1、準備工作:1斤色拉油,60g辣椒面(細粉為好) 辣椒油大料粉30--35g 芝麻15g
2、步驟
A、試油溫:把一斤色拉油倒入鍋中開火燒熱,2--3分鐘后用芝麻試油的溫度;不斷往鍋里放少量芝麻,并觀察芝麻有沒有單個快速轉圈
如果芝麻放入油中沒有反應,那就繼續(xù)加熱油溫;直到單個芝麻快速大轉圈為止;然后關火!
B、關火后,稍等幾十秒放入芝麻和辣椒油大料粉,攪拌均勻,然后冷卻1分鐘用辣椒面一點點試油溫,直到辣椒面放入油中顏色無明顯變化即可把全部辣椒面放入油里;如果辣椒面放入鍋里顏色直接變白說明油溫過高!
要想自己的涼皮好味道好,就必須在辣椒油上多下功夫,辣椒油決定了涼皮的口味!以前一個做涼皮的朋友,他每天生意不見起色,就到我這里學習了一個辣椒油,結果他的生意發(fā)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這說明辣椒油在涼皮里面起到了不可恭維的作用!
涼皮原創(chuàng)于秦代,歷經(jīng)近兩千年的打磨、改進,涼皮技術趨于定型,涼皮配料、涼皮秘方已為一般的經(jīng)營者所掌握,無外乎大米、黃豆芽、青菜、五香料醋、蒜泥姜汁、辣椒油,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學問可大著咧。秦始皇嘗過,綿軟爽滑,酸辣可口,大悅之下,遂免當年賦稅,并下令秦鎮(zhèn)涼皮此后為皇家貢品。比如,大米要選秦嶺北麓的單季稻,而以戶縣太平河流域的為上乘,尤以戶縣草堂鎮(zhèn)上草、下草兩村產(chǎn)的大米為好,蒸出來的涼皮“筋”、“薄”、“細”、“穰”,口感特別好;黃豆芽呢,要東北產(chǎn)的上等黃豆,而且必須放在瓦缸里生成,還能使用化肥水,這樣生出來的黃豆芽才成色好,具有脆、油、香的特點
如今的涼皮是街頭小攤上的一種特色了,雖然它是街頭小攤上的食物,但是它非常受人們的歡迎。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涼皮,真讓人垂涎欲滴,光想著我的肚子又開始叫了。
涼皮也是屬于粉絲家族中的一員,只不過比粉絲更寬一些而已,顏色比粉絲更白一些。賣的攤主買來一些干的涼皮,買回來之后放在熱水中煮一些時間,要煮的正好那個程度,放在盆子里,等客人到來了,給拌上一些綠色的香菜、青色的黃瓜、黃色的豆芽、淡黃色的花生、淡紅色的醋撒在上面好看極了。秦鎮(zhèn)米面皮和漢中米面皮的區(qū)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秦鎮(zhèn)的米面皮比漢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