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節(jié) 施工要點(一)、測量定位測量是橋梁工程非常關鍵的工作,必須密切配合業(yè)主和監(jiān)理方作好本工程測量工作,確保每個鋼護筒和每個結構物定位準確。(二)、施工測量1、橋梁施工準備階段和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測量工作有:(1)對測量儀器進行精度標定和檢校。(2)對設計單位交付的樁位和水準基點及其測量資料進行核查。(3)建立滿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網(wǎng),并進行平差計算。(4)補充施工需要的橋梁中線樁和水準點。(5)測定墩(臺)縱橫向中線及基礎樁的位置。(6)進行高程測量和施工放樣。
規(guī)范規(guī)定:
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本條用詞“宜”,并不是強制規(guī)定。導管的埋置深度首先是防止導管拔脫了,樁內(nèi)夾層或者斷樁。埋置深度太大又容易卡導管,導管拔不上來并且容易使鋼筋籠上浮。看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還得在砼初凝之前灌入新砼。規(guī)定的2~6m也不是說zui大規(guī)定6m,只要能保重樁的質(zhì)量。埋深多少都行。但是,如果你保證不了,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規(guī)范的建議控制。
水下混凝土采用導管法灌注。導管在灌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達到順直、密閉、不漏水,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導管直徑采用300mm。在導管管壁與法蘭之間焊短鋼筋斜撐,防止導管卡鋼筋籠而造成鋼筋籠拔起的事故。灌注前再次探測孔底沉淀厚度,如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利用高壓水進行清底,使之符合設計要求。導管下口距孔底保持0.25~0.4m左右。
?。?)由于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由于石料粒徑過大、導管直徑較小,在灌注過程中堵塞導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無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導管,形成堵管斷樁。
(2)由于運輸或等待時間過長等原因使混凝土發(fā)生離析,又沒有進行二次攪拌,灌注時大量骨料留在導管內(nèi),不得不提出導管進行清理,引起堵管斷樁。
(3)由于水泥結塊或者在冬季施工時因集料含水量較大而凍結成塊,攪拌時沒有將結塊打開,結塊卡在導管內(nèi),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堵管斷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