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焦爐煙氣治理技術煤氣精脫硫工程
焦爐煙氣中S02和NOx的主要來源
S02的來源:1、焦爐加熱用燃料中的H2S和有機硫經燃燒后生成的S02;2、炭化室荒煤氣竄漏進入燃燒室經燃燒后生成的S02;NOx的來源:焦爐加熱室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力型NOx,當采用焦爐煤氣加熱時,熱力型NOx占全部NOx的95%以上;當采用高爐煤氣加熱時,生成的NOx則全部是熱力型NOx。
氨法脫硫技術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脫硫技術,可以投資更少、從長久來看有利于在我國大力推行。當前使用較多的鈣法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引進,要付出較高的前期技術轉讓費和項目施行時的技術使用費,使項目投資成本更高。
氨法脫硫技術經過理論及工程實踐證明是穩(wěn)定成熟牢靠的。若用戶自身產生廢氨水,氨法脫硫可以將之作為脫硫劑使用,實現以廢治廢、節(jié)能、循環(huán)經濟,可以以此申報國家發(fā)改委專項資金。脫硫副產物可以是化肥、有機復合肥,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副產物的不同需求,經濟效益明顯。
燃煤電廠脫硫脫硝
燃煤電廠鍋爐及各種工業(yè)窯爐排放的煙氣尾氣中,含有、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成分, 是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酸雨和霧霾的罪魁禍首,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人類的生存與健康。由于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頻發(fā),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控制火電廠排放污染物力度,提出一系列嚴格的排放標準。到 2020 年,現役 60 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東部地區(qū) 30 萬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發(fā)電機組、10 萬千瓦及以上自備燃煤發(fā)電機組及其他有條件的燃煤發(fā)電機組,改造后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或接近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10mg/Nm3、SO2≤35 mg/Nm3、NOX≤50 mg/Nm3。目前部分省份(比如山東、江蘇等)更加嚴格,明確要求提前達到≤5mg/Nm3、SO2≤35 mg/Nm3、NOX≤50 mg/Nm3 的超低排放標準。2018年,國家能源局印發(fā)《2018年各?。▍^(qū)、市)煤電超低排放和節(jié)能改造目標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安排2018年全國煤電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868萬千瓦,節(jié)能改造5390.5萬千瓦。《通知》要求,各地和相關企業(yè)要加大力度、加快改造,促進煤電清潔發(fā)展,中部地區(qū)力爭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區(qū)在2020年完成;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于不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的燃煤機組要加快實施改造,對不改造或改造后仍不達標的機組予以淘汰關停。機組改造后的能效水平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要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
脫硫工程案例
客戶名稱:山東濰坊特鋼集團項目名稱:3*220T/h 氨法脫硫除塵超低排放項目項目介紹:濰坊特鋼集團的前期項目 2*220t/h 鍋爐氨法脫硫是由江南環(huán)保 EPC 總包的,在運行當中由于煙氣拖尾問題非常嚴重,2015 年再次由江南環(huán)保升級改造,始終沒達到預期效果, 在通過技術分析,業(yè)績考察,反復論證后選擇我公司,該項目為三爐一塔煙氣量 150 萬工況,so2進口 4300 mg/Nm3.使用了明晟梯級凈化分離終級技術,該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濰坊特鋼項目的超低排放是我公司技術在不用上濕式電除塵的情況下保證了顆粒物的超低達標,減少了企業(yè)的運行成本。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
優(yōu)點: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為氣液反應,反應速度快,脫硫效率gao,一般均高于90%,技術成熟,適用面廣。濕法脫硫技術比較成熟,生產運行an全可靠,在眾多的脫硫技術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占脫硫總裝機容量的80%以上。
缺點:生成物是液體或淤渣,較難處理,設備腐蝕性嚴重,洗滌后煙氣需再熱,能耗高,占地面積大,投資和運行費用高。系統(tǒng)復雜、設備龐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資高,一般適用于大型電廠。
分類:常用的濕法煙氣脫硫技術有氨法脫硫、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檸檬吸收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