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小學如何做好校園文化建設?我想象一下,在學校的地理館里面,學生通過旋轉地球儀了解世界百態(tài);通過天花板上的太陽系了解行星運行軌跡,通過生物化石了解動物進化論。這個充滿奇幻的地理館,提高學生對于天文地理知識的興趣,開拓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巨大的想象空間。校園的建筑設計、空間布局,處處都體現著愛的情懷,一磚一瓦能說話,一草一木也含情。建立在藝術審美和靈i魂深處的設計和改造,賦予孩子生命高i級成長的文化基因。
品味學校文化是一個由表及里、入腦入心、集體記憶的過程。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環(huán)境文化以及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從淺層次的直觀感受到深層次的內涵體悟,學校文化作為一種隱性課程,行不言之教,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yōu)美的物質環(huán)境施加給學生積極的影響、感i染、熏陶,進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i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巨大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fā)展的精神底蘊。
高度重視文化、文藝和學校美育工作。冼太夫人紀念學校通過“大課間”活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其做法值得借鑒。當前我市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如火如荼開展,通過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強化學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踐行社會1主義核心價值觀。希望每間學校能像冼太夫人紀念學校那樣,用心、用情、用力去建構、打造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讓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真正落到實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yǎng)棟梁之材作出更大奉獻。
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
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后用情境來內化。俗話說:“不依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學校應遵循教育規(guī)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guī),圍繞培養(yǎng)“四有”新人這個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揚民主,經過師生充分醞釀和討論,后才以條文的形式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