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僅存放至必須的檢驗用具,保持固定位置,不隨便移動。常規(guī)檢驗工作中一般應進行環(huán)境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檢查,無菌操作間定期進行環(huán)境監(jiān)測,一般為2-3周。應避免不同實驗室間的交叉污染。無菌室應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潔爾滅或2%液或其他適宜的消毒液擦拭操作臺及可能污染的死角,開啟無菌空氣過濾器及紫外燈殺菌1小時,在每次操作完畢,同樣用上述消毒液擦拭工作臺面,除去室內濕氣,用紫外燈殺菌半小時,陽性試驗應另設單獨的凈化工作臺,不得在供試品檢驗用的無菌室內或凈化工作臺,上操作。首要目標是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發(fā)生量,盡采產生污染物質少的工藝及設備,或采取必要的隔離和負壓措施,防止生產工藝產生的污染物向周圍擴散。

無菌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8-26°C,相對濕度:45%-65%,緩沖間及操作室內均應設置能達到空氣消毒效果的紫外燈或其他適宜的消毒裝置,空氣級別不同的相鄰房間之間的靜壓差應大于5Pa,潔凈室與室外大氣的靜壓差大于10Pa。無菌操作間內禁放雜物,并定期檢查室內無菌狀況,發(fā)現(xiàn)不符合要求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徹底消毒滅菌。并應制定對地面、門窗、墻壁、設施等的定期清潔、滅菌的規(guī)程。無菌室內溫度應控制在18-26°C,相對濕度:45%-65%,緩沖間及操作室內均應設置能達到空氣消毒效果的紫外燈或其他適宜的消毒裝置,空氣級別不同的相鄰房間之間的靜壓差應大于5Pa,潔凈室與室外大氣的靜壓差大于10Pa。

萬級無菌室和P2實驗室的區(qū)別:無菌室內部污染發(fā)塵量:無菌室內的發(fā)塵量,來自設備的可考慮通過局部排風排除,不流入潔凈室內;四、人和貨物進入無塵凈化車間須經過中建南方風淋室,貨淋室,傳遞窗主要傳遞小物品。產品、材料等在搬運過程中的發(fā)塵量與人的發(fā)塵量相比,一般較小,可忽略。由于目前潔凈室內裝飾采用較好的金屬壁板,來自建筑物表面發(fā)塵量也很少,一般占10%以下,發(fā)塵主要來自人,占9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