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宋代在徽宗時期崇尚古物,盛行仿造古代工藝品,燒香使用的器皿也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款式,以商周時期使用的鼎、簋、鬲等青銅禮器為藍本,開始流行三足與圈足銅香爐。第二次,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時,全民征集銅鐵,老百姓家里的銅器,如銅盆、銅鍋、銅勺、銅爐等都貢獻出來了。宋代的銅香爐外底正中一般刻有陰文篆書款,如“子子孫孫永用”、“上寶”等以示寶貴。
明代永樂時期傳承宋代的仿古遺風(fēng),繼續(xù)流行銅香爐。永樂時期的銅香爐外底正中有刀刻陽文楷書款“大明永樂年制”或“永樂年古式造”六字,銅香爐刻有年號款是從永樂時期開始。但話又說回來,這種研究還是有用處的,一旦我們發(fā)現(xiàn)了真品,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確定一批真品。宣德時期進一步崇尚和仿鑄古器物,宣德的御制銅香爐俗稱宣德爐,鑄于宣德年間,它是當時冶煉技術(shù)與鑄銅制作藝術(shù)杰出的代表作。
鎏金銅香爐
銅香爐是一顆璀璨明珠。古代銅香爐在近年來收藏中漸漸紅火?,F(xiàn)在上品的銅香爐價格很,仿銅香爐的利潤空間較大,因此市場上出現(xiàn)了很多仿的銅香爐,讓我們無法辨別真假,如果不熟悉銅香爐,就容易買到假的銅香爐,所以,在買銅香爐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先看銅香爐的器型。銅香爐是焚香用具,以端正莊嚴為上,切不可以大小論之。上品的銅香爐欣賞時有種肅穆、古樸的感覺。鎏金銅香爐這種器物大家都了解,在很多寺廟里都能看得到,在寺廟里它主要是用來焚香的器具,在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祭祀禮器之一,所以現(xiàn)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銅香爐。盡量避免買器型怪異,僅作工藝品之用,不足取。古人制爐時必定恭恭敬敬,才能制出端正莊嚴重器。買爐時先從幾米外對香爐看一眼,看看香爐是否端正莊嚴,肅穆古樸。大多數(shù)教信徒會在銅香爐中放置香灰,這樣的目的是讓香可以穩(wěn)穩(wěn)的站立在香爐中,但這通常需要使用時間較長的香爐才能積存大量的香灰。對于剛剛買來的新的銅香爐,里面是空的,沒有香灰。鎏金銅香爐這個時候也可以在里面放一些高粱和小米,這不僅可以使香站立不倒,在后期還可以積累一定程度的灰,為其它的新的銅香爐提供香灰。其實,當時宣爐除了供御用外,也用來分賜給諸王、臣下及京內(nèi)各郊祭壇,甚至于各地的聞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廣泛,然而在改朝換代之際,許多宣爐(包括后仿爐和私款爐),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銷毀,至今宣爐已成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爐、私款爐亦珍貴。事實上,不管在銅香爐中放置什么,重要的是對佛有一顆真誠的心,一心向善,佛祖都會感應(yīng)到的。
鎏金銅香爐不僅可以看到在廟里面看見,在許多教徒的家里也有供奉。對于一個信奉教的人士來說,銅香爐是教用品中的必備用品。那么,我們在供奉銅香爐時,在香爐中該放置一些什么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且不會冒犯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