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些水生植物的名稱用法較為混亂,同物異名、同名異物現象時有發(fā)生。經常有同一種植物以不同的名稱出現在同一份設計圖上。
更為稀奇的是苦草,苦草屬全世界約39個種,我國分布有4種,其花都是紫紅色的。但在許多設計文本和苗木市場中,可見到“白花千屈菜”和“千屈菜”,千屈菜我國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其花當然是紫色的,但市場上所謂的千屈菜的花卻是白色的,也稱為白花千屈菜。經筆者鑒定原來是虎耳草科的扯根菜,該種植物是浙江西北部山區(qū)分布廣泛的常見種。
在富營養(yǎng)條件下 (TN 4 mg/L、TP 0.2mg/L) 隨著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比例的下降,苦草相對生長率和蛋白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逐漸下降,還原酶活性逐漸升高。高濃度銨態(tài)氮對苦草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當銨態(tài)氮濃度小于0.67 mg/L時卻可以促進苦草的生長。試驗表明:在硝氮為0-25 mg/L時,苦草和伊樂藻均明顯正增長,且苦草長勢更好;在硝氮為100~200 mg/L時,對其生長有輕微的抑制。
容器育苗種植法:種植區(qū)水的透明度不夠或種植后要立即有效果的,可將沉水植物先栽種在營養(yǎng)缽中,培養(yǎng)高狀的植株后種植。菹草、黑藻以芽苞越冬,可在每年 3-4 月撈取芽苞,撒播在種植水域。其它還有懸袋種植法、沉袋種植法等。因為沉水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水體中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氮、磷等。針對富營養(yǎng)化的湖泊、濕地,可采用每年有計劃地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轉移水體中過量的營養(yǎng)物質,對緩解水體富營養(yǎng)化起到積極作用。
雌雄異株的苦草,它們的根,分別扎在池塘底的淤泥中,安安靜靜地生長在水域的底層。
夏末,雌株上的雌花開始成熟了。這雌花的外貌也很不起眼,3片綠白色瓣,包在3枚膜質的筒狀佛焰苞里,內含1枚雌蕊,3個柱頭,花柱基部有3枚退化的雄蕊。
特別的,是雌花的花柄。這細細長長的花柄,自苦草的根部伸出,它的長度,竟然可以由苦草自由掌控——水深時,花柄鉚足了勁地伸長;水淺時,花柄會以螺旋狀收縮,這伸縮自如的裝置,用以確保雌花穩(wěn)穩(wěn)地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