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國銅礦資源
截至2001年底,全國共有銅礦區(qū)974個,保有銅儲量(金屬量)1941.86萬噸,基礎儲量3083.71萬噸,分別占同年世界銅儲量(34000萬噸)的5.70%和儲量基礎(65000萬噸)的4.75%。自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后,青銅就開始被廣泛地用于鑄造鐘鼎禮樂之器,如中國的稀世之寶--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就是用青銅制成的。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肅、安徽、山西、黑龍江等省,這8省的基礎儲量約占全國總基礎儲量的76.40%。
銅在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均有數(shù)量不等的探明資源儲量分布。探明銅資源儲量占全國探明總儲量10%以上的有西藏、江西和云南,以西藏自治區(qū)很多,探明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23%,達2043萬t。
銅礦石與金礦石的區(qū)別
金礦指金礦石或金礦床(山)。金礦石是具有含有足夠黃金并可工業(yè)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床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可工業(yè)利用的金礦石堆積。破碎過程中,三段閉路破碎是現(xiàn)代的適合高硬度銅礦石破碎,能完成礦石破碎和部分解離的工作,從而提高后續(xù)磨礦效率。在人類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中黃金的社會地位從未改變,它歷盡滄桑,沉浮榮辱,升降變遷不定,但至今在眾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著神圣的光環(huán),為世人共同追求的財富。
銅礦指的是可以利用的含銅的自然礦物集合體的總稱,銅礦石一般是銅的硫化物或氧化物與其他礦物組成的集合體,與硫酸反應生成藍綠色的硫酸銅。銅的工業(yè)礦物有:﹑黃銅礦﹑輝銅礦﹑黝銅礦﹑藍銅礦﹑孔雀石等。土狀孔雀石稱為銅綠(或稱石綠),一般為綠色,但色調變化較大,從暗綠、鮮綠到白色。已發(fā)現(xiàn)的含銅礦物有280多種,主要的只有16種。中國開采的主要是黃銅礦(銅與硫、鐵的化合物),其次是輝銅礦和斑銅礦。
銅礦相關介紹
銅礦石一般是銅的氧或硫化物,與硫酸反應生成藍綠色的硫酸銅。天然銅銅礦有各種各樣的色彩。斑銅礦呈暗銅紅色,氧化后變?yōu)樗{紫斑狀;輝銅礦(硫化二銅)鉛灰色;銅藍(硫化銅)靛藍色;黝銅礦是鋼灰色;藍銅礦(古稱曾青或石青)呈鮮艷的藍色。銅礦床種類大致可分為:海相火山巖黃鐵礦型銅礦床:產(chǎn)于下古生代石英角斑巖和細碧巖中。在古代文獻中,青色即指深藍色,“青出于藍勝于藍”就是這個意思。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chǎn)品進行咨詢。
銅礦分類——黝銅礦
黝銅礦與As黝銅礦Cu12As4S13成類質同象系列。它們成分中的銅可被銀、鋅、Hg、鐵等類質同象置換。斑巖銅礦床:產(chǎn)于中生代﹑新生代花崗閃長斑巖﹑二長斑巖﹑閃長斑巖等及其圍巖中。當某種元素達到一定含量時,則相應構成黝銅礦或As黝銅礦的亞種,如銀黝銅礦、黑黝銅礦(含Hg)等。黝銅礦和As黝銅礦呈鋼灰至鐵黑色,半金屬光澤。摩斯硬度3~4,比重4.6(As黝銅礦)至5.0(黝銅礦)。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chǎn)品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