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收集火柴產(chǎn)生興趣時,我又重新閱讀了這篇名作。始知它是安徒生1846年發(fā)表的作品,素材取自頭一年10月他受邀訪問意大利時。安徒生與朋友們乘坐馬車感受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途中偶然看到一名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在陰冷與人稀的街角獨自兜售火柴。這一觸動人心、難以忘懷的場景,讓安徒生的筆端生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當對收集火柴產(chǎn)生興趣時,我又重新閱讀了這篇名作。始知它是安徒生1846年發(fā)表的作品,素材取自頭一年10月他受邀訪問意大利時。安徒生與朋友們乘坐馬車感受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途中偶然看到一名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在陰冷與人稀的街角獨自兜售火柴。這一觸動人心、難以忘懷的場景,讓安徒生的筆端生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9世紀,人們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火柴,例如有種火柴,就是用蔗糖與做成藥頭,粘在小木棍的前端,使用的時候,把藥頭放到硫酸里點一下,傾刻,火柴梗便可燃燒進來。這種原始火柴雖不用磨擦,但硫酸是強腐蝕性液體,攜帶很不方便。1831年法國人查爾斯索利亞用磷和硫做藥頭做成了磨擦火柴,這種火柴不論在什么地方擦一下,即可燃火,雖然使用方便,但很不安全,并且有毒。
1844年,瑞典斯德哥爾摩擦火柴,這種火柴不論什么地方擦一下,即可燃火,雖然使用方便,但很了用硫磺作藥頭,用作劃火柴的“摩擦石”。1852年,經(jīng)瑞典延徹平市的約漢、倫濃斯特倫姆進一步改進,便產(chǎn)生了安全火柴。并建立了世界上個露天火柴作坊進行大量生產(chǎn),這件事情轟動了當時的世界。瑞典火柴便成了安全火柴的代稱,延徹平市被人們稱為火柴城。現(xiàn)在在延徹平市的中心區(qū)仍保持了當時的作坊,并建立了火柴歷史博物館。
火柴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不陌生吧,它剛開始為人類提供火源,伴隨著打火機的產(chǎn)生,火柴的市場也慢慢縮小,取火不如打火機使火柴慢慢移出大眾的眼球,但是火柴也并不完全消失,而是它出現(xiàn)了另外一些場所,不知道細心的你是否注意到?jīng)]有,你和朋友在飯館吃完飯,你瀟灑地結完帳(如果是別人結的帳估計你就注意不到了),人家結賬處會送你兩盒火柴,你要是吸煙的話,又不想掏打火機,這個火柴就幫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