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云絮狀結構經(jīng)常伴隨黑點或白色的僵點
四.且末玉:點狀,松散,粗曠的云絮狀結構經(jīng)常伴隨黑點或白色的僵點.黑點是鉻尖晶石,白色僵點為白云石.且末玉的油性好能起包漿大都做仿古件以山料為主塊度大.五.于田玉:有仔玉和山料,老坑和新坑.云絮狀紋理呈長絲狀或長條狀,由于于田新坑玉屬山料,在開采時用暴破故新坑玉上常遍布裂咎,而且硬度也不及和田玉質地比較致密,油性好,色度好潤白.
和田玉仔料,原礦藏在“萬山之祖”的深處,經(jīng)歷天地滄桑的變遷、風霜雨雪的侵蝕,一些玉石破山而出,露于天地之間,后經(jīng)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玉塊崩落到山澗中,滾動在河道里,從而,使得有棱有角的山玉的磨圓度變好,也洗滌掉原有的圍巖與瑕疵,呈卵石狀,溫潤而澤,為具生命力的美玉品種。如此珍稀的自然遺產(chǎn),在今天卻時常遭遇處理技術的挑戰(zhàn),令人難辨真假。在此筆者作為有地質背景的藏迷,就參與市場的一些經(jīng)驗,對和田玉仔料原生皮色的特征闡述已見。
二:重色不重潤羊脂玉故名思意就是狀如羊之脂肪、即白又潤、有油性、溫潤細膩。白色的石頭很多不能認為是白色就是玉,更不能認為白色至高無尚一白遮千丑,石與玉的區(qū)別在于石沒有玉性,所以不能只重色白不重潤,潤者質也,沒有質只有色猶如沒有、沒有生命,所以挑選和田羊脂玉“色與潤”二者不可缺一,挑選白玉、青白玉、在同等色度下重潤,以潤取勝,有些的青白玉潤度超過一般白玉也是和田玉的上品。
看這對圖章,翠色非常鮮艷,種份通透,碧璽為雙桃紅色,通體通明,非常干凈,兩件東西上都沒什么毛病,一看就是玩熟了的,包漿很好。我說底價低了些,因為東西的價值止2萬。協(xié)商之下,將估價定為6~9萬元,兩位老人滿意而去。其實對東西而言,這個價格也是偏低的,當時估計會拍到10~12萬左右。誰知拍到這件東西時,場上氣氛非常熱烈,拍賣師從2萬起拍,應價者此起彼伏,后竟以24萬元成交,賣家自是心滿意足,而買家也一樣感到興高采烈。誰知我與這對圖章緣分未盡,在香港2001年的秋拍會上,再次見到了這對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