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楊梅品種:丁岙(ao)梅:原產(chǎn)于浙江省溫州、永嘉和樂清等地。該品種樹冠較大,枝葉較疏,呈圓頭形。葉大,長倒卵形。果圓形,單果重15-18g,果柄長度約2cm,果頂有環(huán)形溝紋1條。成熟后呈紫紅色。果肉厚,肉柱較鈍,柔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質(zhì)極l佳,耐貯藏。由于果柄較長,果實不宜脫落,果農(nóng)多帶果柄采摘。
楊梅品種:二色楊梅:原產(chǎn)于福建省。該品種樹冠高大,枝梢稠密。葉倒卵形或匙形。果略扁圓形,果蒂隆起,單果重13-15g。肉柱為槌形,先端圓頭形,果色上下不同,上部2/3為紫黑色,其下為紅色,故名為二色楊梅。肉厚較軟,汁多,核小,含糖量為9.45%,味清甜,品質(zhì)優(yōu)。6月下旬成熟,宜鮮食和釀酒。該樹種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但不抗風。烏酥核:原產(chǎn)廣東省潮陽等地。該樹種樹勢強壯,樹梢直立,樹冠呈略開張的半圓頭形。葉呈長倒卵形,長3.5-6cm,寬1.5-2.5cm,葉全緣,無鋸齒,前半部較寬而圓鈍,先端微凹,葉基楔形漸尖。果實為圓頭形,平均單果重15.8g,肉柱發(fā)育的較均勻,大小及長短一致,果面縫合線不明顯,外觀飽滿整齊;果實成熟時呈紫紅色或紫黑色;肉質(zhì)柔軟,汁多、甜酸可口,核小,品質(zhì)優(yōu)良;含可溶性固形物13.4%,可食率94%,酸量0.75%。6月上中旬成熟,為鮮食優(yōu)良品種。產(chǎn)品遠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qū),深受歡迎。
等高撩壕等高撩壕是坡地果園改長坡為短坡的一種水土保持的措施,適用于坡度為6°-10°、土層深厚的坡地。在坡面上,按等高線挖溝,挖出的土堆放在山坡溝旁,進行筑壕(壟)。將楊梅樹沿著撩壕外坡的等高線,栽1行。一般,撩壕寬度為50-70cm,溝深為30cm,溝內(nèi)每隔5-10m,修筑一個緩水埂,形成竹節(jié)狀。撩壕高度和溝深度大致相同,撩壕的外坡要稍長于撩壕的內(nèi)坡,壕寬要略大于溝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