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病原為鸚鵡熱衣原體。衣原體對高溫的抵抗力不強,55℃經(jīng)5分鐘、37℃經(jīng)48小時即被滅活,日光照射下存活6天,在水中存活17天。本衣原體對酸和堿的敏感性較低,但易被季銨化合物和脂溶劑等滅活,一般消如烷銨碘酊溶液、70%酒精、3%可在數(shù)分鐘內(nèi)破壞其性。
[流行病學(xué)] 鸚鵡熱衣原體對各種鳥均有致病性,以鸚鵡、鴿子為易感。病鳥和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塵埃和散在空氣中的液滴經(jīng)呼吸道或眼結(jié)膜,螨等吸血昆蟲也可。由于人也可被,因此要注意自身保護?!?
鸚鵡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種類多,在非洲和亞洲種類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卻有一些很有名的種類,如灰鸚鵡、情侶鸚鵡、牡丹鸚鵡。
拉丁美洲的鸚鵡中的是各種大型的金剛鸚鵡。
大洋洲的鸚鵡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樣化,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包括一些人們熟悉的、美麗和的鸚鵡。
其中澳洲的虎皮鸚鵡和葵花鳳頭鸚鵡等是人們熟悉的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