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審計部應在審計實施前以正式報告的形式報集團總裁審核、批準與授
對于已立項的審計項目,審計部應在審計實施前以正式報告的形式報集團總裁審核、批準與授權。在確定審計事項后,審計人員開始審計準備工作,制訂審計計劃。審計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內容:內部審計的總目標是審查和評價集團各項經(jīng)營管理活動,協(xié)助集團組織的成員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針對已確定的具體審計任務,審計人員應制定具體的審計目標以有助于擬定審計方案和審計工作結束后的審計評價。
審計方案在計劃審計工作時由審計負責人初步制定
審計方案在計劃審計工作時由審計負責人初步制定,并在審計工作實際進行中根據(jù)需要進行修改和調整。在被審計單位背景資料不全或實施突擊性檢查等情況下,審計人員也可以在審計過程中制訂和完善審計方案。在審計前,審計人員應通知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的時間、審計目標和范圍,并要求被審計單位及時準備相關的文件、報表和其他資料、告知需要配合的相關事項。在經(jīng)授權實施突擊審計的情況下,審計部門可不預先通知被審計單位。
審計部門應關注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果及集團總裁對相關事項處理決
在出具了正式的審計報告后,審計部門應關注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結果及集團總裁對相關事項處理決定的態(tài)度。在認為合適的一段時間以后,由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后續(xù)審計,確定審計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否得到了恰當?shù)慕鉀Q。對于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否告知并得到了集團總裁或董事會的批準。審計人員應對相關的風險進行評價,并將后續(xù)審計的結果及相關的風險評價報告集團總裁及審計。
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
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并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信賴的程度。審計的目的是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或內涵,增強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審計以合理保證的方式提高財務報表的質量,而不涉及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議。審計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用來鑒證,比如說稅審。另外一種就是內控核查、舞弊審查,例如離任審計、內部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