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出屋面的側墻匯水面積計算如下:
1、一面?zhèn)葔?,按側墻面積的50%折算成匯水面積;
2、兩面相鄰側墻,按側墻面積平方根的50%折算成匯水面積;
3、兩面相對等高側墻,不計匯水面積;
4、兩面相對但不等高側墻,按高出底墻上面墻面積的50%折算成匯水面積;
落水管計算n
n=m/ FW
n—落水管根數(shù)
FW—匯水面積(㎡)
m—屋面匯水面積(㎡)
工程實踐 · 計算及選用
1、設置落水管的間距以10-15米為宜;
2、檐溝上口寬度是重要的尺寸參數(shù),市面上有K5、K6、K7、K8等型號。一般普通房屋選K5、K6,別墅類選K7;
3、檐溝和落水口搭配形式,如下圖(換算:1英寸=25.4mm);
落水管計算
屋面落水管的布置與屋面集水面積大小、每小時較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徑等因素有關??捎霉剑篎=438D2/H
公式中:F—單根落水管允許集水面積(水平投影面積,m2)
D—落水管管徑(cm,采用方管時面積可換算)
H—每小時較大降雨量(mm/h,由當?shù)貧庀蟛块T提供)
在工程實踐中,落水管間的距離(天溝內流水距離)以10-15m為宜。當計算間距大于適用間距時,應按適用距離設置落水管;當計算間距小于適用間距時,按計算間距設置落水管。
雨水口應根據(jù)不同的排水方式一個立管能承擔的較大集水面積來設置,并應注意考慮相鄰建筑排至該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水管位置應與其它平面圖一致。
金屬落水系統(tǒng)該如何選擇呢?
1、記住正規(guī)的落水產品供貨商能夠提供基材的《材質檢測報告》,避免選擇基材使用回收鋁,純鋁或6系鋁的金屬落水產品。
2、要考慮金屬落水產品的表面涂層,涂層要達到或通過附著力,耐酸堿,耐沖擊,耐溶劑,300小時耐老化等測試的要求。
3、要注意金屬落水產品的附件,尤其是吊件是否做過氧化耐老化處理,提供的安裝釘子是否是滲碳鋼釘。因為這兩個附件的強度和耐久性是雨落水系統(tǒng)安全使用的關鍵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