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黃蠟石因顏色金黃,有帝王之色相,也被稱之為黃龍玉。黃蠟石是近年來發(fā)現的一個新石種,初在云南被發(fā)現,如今遍布全國各地。不少人認識黃蠟石從不曉到知,不懂到精通,不喜歡到珍愛,甚至喜愛到瘋狂chi迷。但真正有市場價值的是以下幾種。圖中是黃蠟石中的磨砂凍
黃蠟石并非只有黃色,它的色彩繁多,單色有黃、紅、白、灰、綠、紫等,混色有黃紅混生,黃白混生,紅白混生,紅黃白,紫黃,綠黃等等。圖中為黃蠟石中的沙皮凍。
黃蠟石被發(fā)現后,因可雕可賞,價格低廉,受到玩家的賞識,迅速走紅,相繼在各地被發(fā)現,只是存在質量上的差別。
黃蠟石有山料、山流水和籽料石之分。山料是指生長、散落在山上,有待開發(fā)或風化嚴重;山流水是指從山上滾落到河里,經過河水的沖刷,棱角已被磨的光滑;籽料石是指經過河水長期的搬運沖刷,雜質以及較軟的石質已被河水磨掉,石頭呈鵝卵狀。
近年來,黃蠟石的作品屢獲大獎,價格越來越高,玩石之人都有存貨,有的以噸來計量。
黃蠟石統貨3
黃蠟石的“質、色、形、皮”特點優(yōu)勢,為雕刻師提供了很大的藝術表達空間,在取材和作品設計上給雕刻工作者帶來了多樣化的選擇。在“質”的運用上,雕刻師運用圓雕等雕刻技法,借助恰當的立意和精湛的雕工,把黃蠟石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對一些存在瑕疵的黃蠟石,也可以通過剜臟去綹和鏤空技法把裂痕或雜質去掉,達到化瑕為瑜的目的。而“俏色”的運用使黃蠟石的美感發(fā)揮到,雕刻工作者巧妙利用黃蠟石的紅黃等多種色彩,能地表達喜慶、富貴的寓意。黃蠟石個頭適中,所以常用作擺件、山子雕刻,雕刻師以石形為平臺,設計創(chuàng)作整體或局部的雕刻畫面,配上得體的底座,既烘托了主題,又表現了美感。黃蠟石中的碧玉凍,皮黃肉紅,更適合薄意雕,這種深淺有致、惜玉如金的技法,以及雕刻師點、線、面的結合,突顯黃蠟石的品質。六種玩法是:料石方向的寶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種,觀賞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畫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