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林間釋放時間
周氏嚙小蜂寄生美國白蛾蛹,防治效果好壞決定于放蜂時間是否與美國白蛾蛹的發(fā)育期吻合。研究表明,周氏嚙小蜂雌蜂在美國.
白蛾的老熟幼蟲期即可爬附于寄主體.上刺螫寄主,進行補充營養(yǎng),促使其提早化蛹,待化蛹后再將卵產在寄主蛹中;雌蜂也可在寄主蛹期直接咬破化蛹后的寄主薄繭到達蛹體產卵寄生。因此,放蜂的時期是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和化蛹初期。但由于美國白蛾的發(fā)育常常很不整齊,化蛹時間持續(xù)很長,故一個世代需放二次蜂才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并前胸腹節(jié)上的氣門比雌性略小,著生于該節(jié)長度的1/2處,與并胸腹節(jié)前緣的距離稍大于氣門直徑。次放蜂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始見期,第二次在上次放蜂后7-10天。具體放蜂時間各地因氣候不同,需根據當?shù)孛绹锥臧l(fā)育進度決定。放蜂應在25C以上晴朗天氣進行,10-16時之間。 此時光線充足,濕度小,利于雌蜂飛行尋找寄主產卵寄生。
放蜂量的確定
根據1頭周氏嚙小蜂雌蜂可以消滅1頭美國白蛾的研究結果,為.確保防治效果,放蜂量可按蜂蟲3: 1的比例掌握。由于周氏嚙小蜂的雌雄比為45~96: 1,放蜂時的雄性個體數(shù)量可忽略不計。由中國林科院楊忠歧研究員主持,從20世紀90年始,從生物控制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地調查了美國白蛾寄生性天敵,從其卵、幼蟲和蛹中飼養(yǎng)出了多種天敵。計算公式: TN=WEN3(TN-總 放蜂量,W-美國白蛾網幕數(shù),EN-每網幕中美國白蛾幼蟲平均數(shù)量)總放蜂量要根據美國白蛾的數(shù)量確定。 方法是在美國白蛾網幕幼蟲期,隨機剪取20個網幕,計算平均網幕幼蟲數(shù)。用隨機抽樣法,調查每株樹的平均網幕數(shù),再根據當?shù)亓帜究傊陻?shù)計算出總網幕數(shù),根據總網幕數(shù)和每個網幕內的平均幼蟲數(shù)計算本地美國白蛾的總數(shù),后計算出需要的放蜂總量。
周氏嚙小蜂
周氏嚙小蜂為寄蛹生蜂,成蟲體長1毫米左右,無蜂針,不攻擊人,1年發(fā)生7代,以老熟幼蟲在美國白蛾蛹內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內,其卵、幼蟲、蛹及產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內度過。成蜂在寄主蛹中后,先進行交配,隨后咬出“”孔爬出,尋找寄主產卵寄生。自20世紀中期以后,美國白蛾在我國危害日趨增大,且傳統(tǒng)防治方法效果越來越差。 園林綠地中釋放的周氏嚙小蜂,是由專門的實驗室進行人工培育,被培育在柞蠶蛹里面,每蛹里面住著近5000只小蜂。將其懸掛于樹干,小蜂飛出,一旦發(fā)現(xiàn)美國白蛾,就把卵寄生其蛹內,吸其營養(yǎng),從而美國白蛾蛹的營養(yǎng)成分,達到消滅美國白蛾的目的。
利用柞蠶蛹繁殖白蛾周氏嚙小蜂關鍵是要選擇病害少發(fā)育程度低的嫩蛹,要為白蛾周氏嚙小蜂的正常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使得白蛾周氏嚙小蜂在同柞蠶蛹內的病原微生物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高大挺拔、枝葉茂盛的樹木為喧囂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墒窃谧匀唤缰袇s有一些昆蟲專門以樹木的葉子為食。
這幾條正在貪婪吞食樹葉的蟲子是一種叫做美國白蛾的幼蟲,它幾乎能危害所有的闊葉樹、花卉、果樹和蔬菜,一旦大規(guī)模地爆發(fā),成片的樹林、果園、莊稼就難逃厄運了。
這種害蟲的原產地本來在北美洲,可是隨著包裝箱、木材等物品在全世界范圍的運輸,附著在上面的美國白蛾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它適應性和繁殖力都很強,常常爆發(fā)成災,因而被列為國際檢疫害蟲。世界各國都在尋找防治它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