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昭君墓,又稱'青冢',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座落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筑而成。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漢墓之一。
昭君墓旅游帶動了周圍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重點保護單位。2017年8月5日,昭君文化旅游區(qū)擴建工程完工,景區(qū)面積增加到683.5畝。
響沙灣位于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響沙灣,擁有有超過500峰的駱駝隊,伴著會唱歌的沙子,成為了庫布齊沙漠蕞東端亮眼的風景線。
這里的存在,被賦予很多傳說,至今還是個謎團,那么你要不要來這里一探究竟!
阿爾山阿爾山不是山,是屬于內(nèi)蒙古的童話世界。
阿爾山市前身是興安盟科右前旗的一個建制鎮(zhèn),位于內(nèi)蒙古興安盟西北部,綠色植被率達95%,遠遠望去,滿眼都是綠色,滿滿都是氧氣,好像與時代前進的“煙火氣”從來無關!
蒙古之源蒙兀室韋文化旅游景區(qū)
真實展示了蒙古族從文化向游牧文明演進中的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發(fā)展及生產(chǎn)生活習俗,再現(xiàn)成吉思汗先祖在額爾古納河的非凡成長史。集文化旅游、山林游覽、邊境觀光和蒙古族朝圣祭祀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區(qū)。
白樺林景區(qū)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他們發(fā)誓相愛用盡這一生/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等著我回來來那片白樺林……'聽了這么多年的《白樺林》,在林間漫步,仿佛走進了一個個或浪漫或凄美的愛情故事里。白樺林景區(qū)距額爾古納市區(qū)40公里處,省道201沿線,規(guī)劃面積3平方公里的、原始的白樺林帶,是大興安嶺呼倫貝爾一塊純白樺林自然景觀。
巴音錫勒草原保持著原始風貌,具有八百年歷史的敖包山、成吉思汗
巴音錫勒草原保持著原始風貌,具有八百年歷史的敖包山、成吉思汗墻是草原特有的名勝古跡,另有天然奇觀的九十九個半海子(湖泊),大小不一、形壯各異,第個海子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碧綠的大草原各色花爭妍斗艷,百靈鳥在空中歌唱,野兔在草地上奔跑,涼爽宜人的草原,正是游客避暑觀光的圣地,在這里,你會領略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塞外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