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熱敏電阻器
用來測量溫度的傳感器種類很多,熱敏電阻器就是其中之一。許多熱敏電阻具有負溫度系數(shù)(NTC),也就是說溫度下降時它的電阻值會升高。在所有被動式溫度傳感器中,熱敏電阻的靈敏度(即溫度每變化一度時電阻的變化)高,但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曲線是非線性的。如果想要知道兩點之間某一溫度下的阻值,可以用這個曲線來估計,也可以直接計算出電阻值,計算公式如下:這里T指開氏溫度,A、B、C、D是常數(shù),根據(jù)熱敏電阻的特性而各有不同,這些參數(shù)由熱敏電阻的制造商提供。
NTC熱敏電阻的總體情況。其中電阻值以一個比率形式給出(R/R25),該比率表示當前溫度下的阻值與25℃時的阻值之比,通常同一系列的熱敏電阻器具有類似的特性和相同電阻/溫度曲線。
熱電阻
熱敏電阻是用半導體材料, 大多為負溫度系數(shù),即阻值隨溫度增加而降低。
溫度變化會造成大的阻值改變,因此它是靈敏的溫度傳感器。但熱敏電阻的線性度極差,并且與生產(chǎn)工藝有很大關(guān)系。
熱敏電阻還有其自身的測量技巧。熱敏電阻體積小是優(yōu)點,它能很快穩(wěn)定,不會造成熱負載。不過也因此很不結(jié)實,大電流會造成自熱。
由于熱敏電阻是一種電阻性器件,任何電流源都會在其上因功率而造成發(fā)熱。功率等于電流平方與電阻的積。因此要使用小的電流源。如果熱敏電阻暴露在高熱中,將導致長久性的損壞。
什么是NTC熱敏電阻的B值
1>, B值計算公式:
T1/T2一般為25/85 or 25/50 or 25/100,依不同廠家定義而定
R1 = 溫度T1時之電阻值
R2 = 溫度T2時之電阻值
T1 = 298.15K (273.15 25℃) 以凱式溫度定義
T2 = 358.15K (273.15 85℃) 以凱式溫度定義
電阻隨溫度變化之熱敏感指數(shù),單位為K。此參數(shù)類似NTC 產(chǎn)品RT曲線的斜率,故值愈大,表示溫度每升高1℃,阻值變化幅度愈大。
額定電流額定電流表示在的環(huán)境條件下可以不斷流過PTC熱敏電阻的電流。其值取決于耗散常數(shù)和RT曲線。如果熱敏電阻過載到溫度系數(shù)再次開始下降的程度,則會導致電源失控并導致熱敏電阻損壞。大額定電壓與大額定電流相似,大額定電壓代表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可連續(xù)施加到熱敏電阻的高電壓。因為熱敏電阻的各種特性,加上其本身非常穩(wěn)定,所以經(jīng)常被用在各種高科技器械中,起到保護器械的作用。它的值也取決于耗散常數(shù)和RT曲線。運作方式根據(jù)應(yīng)用,PTC熱敏電阻可用于兩種工作模式; 自加熱和傳感(也稱為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