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磷酸氫二鉀的制備過程中,采用磷酸與或者碳酸鉀反應制取產(chǎn)品,該過程中由于磷酸對設備的腐蝕,因此對于設備的材質要求較為嚴格,同時,生產(chǎn)過程中會需要大量的水,并且采用高溫濃縮產(chǎn)品,需要耗費較大的能量,使得整個磷酸氫二鉀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中成本較高,污染嚴重,不具有較優(yōu)的經(jīng)濟效應和環(huán)保價值。3、用其與殺菌御菌以及殺蟲混合兌水后,對植物進行葉面噴施,可起到增強葉片對的吸附性使能夠充分的發(fā)揮以及施肥的一舉兩得的效果。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在大田生產(chǎn)中,農(nóng)戶十分重視氮、磷、鉀這三種大量元素,過量使用者也不在少數(shù),而往往忽視起著同樣作用的中微量元素。 磷酸氫二鉀廠家
其實,無論小麥還是玉米或是其他作物,生長發(fā)育都離不開碳、氫、氧、氮、磷、硫、鉀、鎂、鈣、鐵、錳、鋅、銅、氯、硼、鉬這16種營養(yǎng)元素。其中碳、氫、氧主要由空氣和水供給,其他13種營養(yǎng)元素主要由土壤供給。根據(jù)在作物體內含量的多少,一般將必需營養(yǎng)元素分為大量營養(yǎng)元素和微量營養(yǎng)元素:大量營養(yǎng)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9種(也有將鈣、鎂、硫稱為中量元素的),它們的含量占作物干重的百分之幾十至千分之幾。值得注意的是施用后不宜立即澆水,尤其不能用大水漫灌,否則會使尿素淋至深層降低肥效,而且進入地下水層還會污染環(huán)境。微量營養(yǎng)元素有鐵、硼、錳、銅、鋅、鉬、氯7種,它們的含量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幾至十萬分之幾。這些元素在作物體內不論數(shù)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種營養(yǎng)元素供應不足,農(nóng)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將會受到影響。通常氮、磷、鉀三種元素作物需要的數(shù)量比較多,而土壤中可提供的數(shù)量比較少,常常須通過施肥才能滿足作物高產(chǎn)的要求,因此稱為“作物營養(yǎng)三要素”或者“肥料三要素”。
磷酸氫二鉀廠家介紹
磷酸二氫鉀是一種時效磷鉀復合肥,含51.5%。其外觀為白色晶體, 呈酸性, 無害、無味,不揮發(fā),不潮解, 性質穩(wěn)定, 易溶于水, 極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生產(chǎn)上主要用于浸種、拌種和葉面噴施。
1. 浸種、拌種磷酸二銨廠家浸種或拌種, 能刺激種子萌發(fā)和壯苗壯根, 莖稈粗壯, 挺拔抗倒。浸種時, 每100 千克種子, 用磷酸二氫鉀200 克, 對水50 千克,浸種12~16 小時, 撈出晾干。如果一畝地能還田300公斤玉米干秸稈,相當于施入2.2公斤氮、2.8公斤、4.6公斤氧化鉀。拌種時, 每100 千克種子, 用磷酸二氫鉀200 克, 對水10 千克, 與種子拌勻即可。
2. 蘸秧根每畝用0.4~0.5千克磷酸二氫鉀, 與干細土拌勻, 加水成漿, 插秧或移栽時蘸根栽插。
3.葉面噴肥這是常用的一種方法。用其葉面噴肥, 肥料直接進入作物體內, 以彌補磷鉀養(yǎng)分不足, 增強光合作用, 防止作物早衰, 提高對低溫、高溫的抗御能力, 促進淀粉、糖分的合成積累, 提高結實率、千粒重,減少空殼, 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噴施方法是: 磷酸二氫鉀廠家①掌握噴施有效期。磷肥品種有磷酸和磷酸二氫鉀以及高純度的磷酸二銨,各種微量元素肥料、氨基酸、腐植酸等。一般選擇在作物吸收磷、鉀養(yǎng)分高峰期, 例如小麥、水稻等禾谷類作物的孕穗或抽穗揚花期; 油菜的薹期至開花期; 棉花開花前后; 薯類作物的薯塊膨大期。雨天不施, 有晨露不施, 晴天中午不施, 宜選在上午10 點前, 下午4 點后噴施; 陰天可整天噴施。②掌握噴肥的用量和濃度。稻麥等禾谷類作物使用的肥液濃度為0.2%~0.3% , 即畝用100~150 克, 對水約50 千克, 充分攪動溶解即可(以下配制方法類同); 油菜、棉花的適宜濃度為0.1%~0.2% ; 薯類0.2%。畝噴肥液量50~75 千克, 要全株噴霧, 均勻一致, 行走不宜太快, 使葉子正反面都能沾上肥水。
烤煙。一般將全部的農(nóng)家肥、磷、鉀費和60%左右的氮肥一次施入。約40%的氮肥作追施,團棵期是很佳施肥期,不應晚于栽后30天;根據(jù)土地瘦肥情況,追肥也可分2次進行,(再追開頂肥)。05)的比例計量加入與其混合反應,并控制反應溫度維持在50°C_90°C,按照30r/Min的攪拌速度攪拌反應20_70min,控制終點PH值為8-9。施肥常用穴施,開溝條施和兌水淋施。不論是分散還是集中施用,施肥深度均應在5-20厘米土層內,過深、過淺都不利于煙株根系吸收。
大豆。大豆是需氮肥較多的作物,初花期追施1次氮肥,可降低落花落果率,延長植株壽命,增加千粒重,提高產(chǎn)量,一般每畝追施銨10―15千克 或尿素8―12千克;結莢期可根外追肥1次,增產(chǎn)效果更為明顯。
油菜。油菜追肥一般在大田苗期和蕾薹前期進行。一般在12月下旬追施(臘肥)尿素7.5千克,翌年2月下旬返青現(xiàn)蕾后追施尿素10千克。陜西關中種植區(qū)要求蕾薹肥早而重,安康、漢中種植區(qū)要重施臘肥,及早輕追蕾薹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