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選擇銑刀刀體的方法
在選擇銑刀時,要考慮它的齒數(shù)。例如直徑為100mm的粗齒銑刀只有6個齒,而直徑為100mm的密齒銑刀卻可有8個齒。齒距的大小將決定銑削時同時參與切削的刀齒數(shù)目,影響到切削的平穩(wěn)性和對機床切率的要求。每個銑刀生產廠家都有它自己的粗齒、密齒面銑刀系列。
粗齒銑刀多用于粗加工,因為它有較大的容屑槽。如果容屑槽不夠大,將會造成卷屑困難或切屑與刀體、工件摩擦加劇。在同樣進給速度下,粗齒銑刀每齒切削負荷較密齒銑刀要大。
精銑時切削深度較淺,-般為0 25-一0 64mm,每齒的切削負荷小(約0.05-0.15mm),所需功率不大,可以選擇密齒銑刀,而且可以選用較大的進給量。由于精銑中金屬切除率總是有限,密齒銑刀容屑槽小些也無妨。
賽馳帶你了解立銑刀基本原理
1.立銑刀各部分的名稱:
螺旋角:立銑刀的螺旋角越大工件與刀刃的接觸線越長施加到單位長度的刀刃上的負荷就會越小,從而有利于延長其刀具壽命。但另一方面,螺旋角增大,切削抵抗的軸方向分力也增大,使得刀具容易從刀柄中脫落,所以,用大螺旋角的刀具加工時,要求刀柄剛性好。0°螺旋角叫直刃,其接觸線較短。
螺旋角的選擇:不銹鋼是熱傳導率低的難切削材料,對刀尖的影響大,使用大螺旋角的立銑刀有利刀具壽命延長。高硬度材料隨著硬度的增加,切削抗力增大,宜選用大螺旋角的立銑刀。對于薄板加工等工件剛性低的情況,宜采用小螺旋角的立銑刀。
芯厚
芯厚是決定立銑刀剛性與容屑槽的重要因素。整體立銑刀的芯厚一般為外徑的60%。芯厚增大,截面積增大,剛性提高,但容屑槽減小,排屑性能變差;反之,芯厚減小剛性降低,但排屑性能增強。
容屑槽的螺旋方向
2. 常用立銑刀的刃數(shù):
3.立銑刀的種類與形狀:
立銑刀的種類與形狀可以按周刃、底刃、柄部和頸部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形狀和特點不同,而且其應用情況也不相同。
(1) 周刃的種類、形狀和特點
(2) 底刃的種類、形狀和特點
銑刀的耐用度要高
1、銑刀的耐用度要高
尤其是當一把銑刀加工的內容很多時,如刀具不耐用而磨損較快,就會影響工件的表面質量與加工精度,而且會增加換刀引起的調刀與對刀次數(shù),也會使工作表面留下因對刀誤差而形成的接刀臺階,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質量。
2、銑刀剛性要好
一是為提高生產效率而采用大切削用量的需要;二是為適應數(shù)控銑床加工過程中難以調整切削用量的特點。例如,當工件各處的加工余量相差懸殊時,通用銑床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采取分層銑削方法加以解決,而數(shù)控銑削就必須按程序規(guī)定的走刀路線前進,遇到余量大時無法象通用銑床那樣“隨機應變”。
除非在編程時能夠預先考慮到,否則銑刀必須返回原點,用改變切削面高度或加大刀具半徑補償值的方法從頭開始加工,多走幾刀。但這樣勢必造成余量少的地方經常走空刀,降低了生產效率,如刀具剛性較好就不必這么辦。
常見的銑刀都有哪些種類類型用途:
銑刀是用于銑削加工的具有一個或多個刀齒的旋轉刀具銑刀主要用于在銑床上加工平面、臺階、溝槽、成形表面和切斷工件等。
根據銑刀的用途材質和結構銑刀分為不同的類型下面就簡單介紹下常見的銑刀有哪些:
圓柱形銑刀:
用于臥式銑床上加工平面刀齒分布在銑刀的圓周上,按齒形分為直齒和螺旋齒兩種。按齒數(shù)分粗齒和細齒兩種。螺旋齒粗齒銑刀齒數(shù)少,刀齒強度高,容屑空間大,適用于粗加工;細齒銑刀適用于精加工。
面銑刀:
用于立式銑床端面銑床或龍門銑床上加工平面,端面和圓周上均有刀齒,也有粗齒和細齒之分。其結構有整體式、鑲齒式和可轉位式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