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楊樹栽植密度
近幾年來綠化上大規(guī)格(6—10公分)楊樹苗源嚴重斷檔,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栽植時可以采取2X3的模式,一到二年后隔行去行,賣一部分大規(guī)格綠化苗,其余的培養(yǎng)木材。南北行,初期行距2米,一到兩年后行距4米,這種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省去了頭兩年間作的麻煩。同時管理時能實現(xiàn)全部機械化操作,省工省時。畝栽植110株。根據專家的建議及實踐經驗,栽植時間隔五行青楊搭配栽植一行歐黑能的提高抗病蟲性。
造林地土壤進行翻墾,徹底清除造林地一切雜物,改善立地條件,對于后期開展混交林栽種以及大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提供幫助,利于幼苗生根。因為此種整地方式存在工作量大、資金投入大、還不利于水土保護,所以整地基本上在平原地區(qū)秋冬季節(jié)開展,犁地深度在 35cm 左右,第二年冰雪融化后在植樹之前平整土地。在我國黑龍江地區(qū)多開展秋整地,利于土壤水分保持,土層解凍,保持土壤松散。干旱區(qū)域需做好林地灌溉,提高土壤含水量,利于苗根的自我修復。秋后澆足封凍水,對來年的育苗和栽植意義重大。
苗圃地整地將苗圃地深耕約 30 厘米、耙平碎土,做成高 15 厘米的高苗床,床寬 180 厘米,床的長度根據育苗數(shù)量確定。苗床之間留有 50 厘米的人行道,在苗床周邊及人行過道挖好排水溝渠。按照每畝 50 公斤復合肥的量施好基肥,增強苗床的肥力。用于扦插的短段楊樹枝條被稱為插穗,在進行插穗制作時,應選用一年生的苗干及育穗圃的枝條進行采集,不得在成樹上采集枝條。成樹枝條用作插穗,會導致側枝效應,無法保持原樹種的優(yōu)勢特征,繁殖出的苗木生長差,樹干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