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過龍去鬧蟲災時多舞草龍;有的地方在祈雨時舞弄,并向龍潑水,故又稱水龍。百葉龍主要流行在浙江省。由東京夢華錄紀宋時之宵百戲的起戲:“又于左右門上,各以草把轉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龍、草上密置燈燭萬盛,望之蜿蜓,如雙龍飛走”,便可知舞龍燈(舞火龍)之風俗,已于中古時代已盛行了。舞蹈開始時,人們分別手持裝有木柄的荷花燈、荷葉燈和蝴蝶燈,穿插起舞。后一只大荷花燈變做龍頭,蝴蝶燈化做龍尾,其他燈結成龍身,猶如一條花龍騰空而起。段龍主要流行于江蘇省。龍頭、龍身和龍尾互相不用布相連,只在龍頭和每節(jié)龍身上扎230~300厘米紅綢。段龍多由婦女舞弄,輕盈優(yōu)美,具有江南水鄉(xiāng)舞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