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粉磨煅燒一體化的彼得斯磨(Peters-mill),由于煙氣與物料直接接觸,換熱強度較高,煅燒出的建筑石膏中可溶性無水石膏相含量很高,占到1/2~2/3,同時較難控制磨內(nèi)脫水速度的均一性,從而影響建筑石膏相組成的穩(wěn)定性,進而影響生產(chǎn)工藝的穩(wěn)定控制。可溶性無水石膏具有強的吸水性,彼得斯磨煅燒出的建筑石膏經(jīng)過合理的陳化后,可溶性無水石膏將轉化為半水石膏,而且彼得斯磨設備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能耗較低,但用于脫硫石膏煅燒需對彼得斯磨設備進行改進才能適用。
1、在115℃和125℃溫度下煅燒的石膏,其溶解度提高得很快,并且能迅速形成CaSO2·2H2O的強烈過飽和溶液;之后,溶解度開始降低,起初急劇降低,而后較為緩慢,經(jīng)1晝夜后,達到微過飽和溶液。
2、在200℃和300℃溫度下煅燒的石膏,可形成過飽和溶液在100毫升水中溶解達0.232g和0.259g;在300℃下煅燒的石膏,可溶性無水石膏很多。
3、在400℃和500℃溫度下煅燒石膏的溶解速度,有著顯著的差別。在400℃下煅燒的石膏,能形成過飽和溶液,而且凝結得較快(凝結取決于過飽和溶液的結晶作用)。而在500℃下煅燒的石膏,則不能形成過飽和溶液。
脫硫石膏細度集中在40~60m,顆粒分布集中,主要以單獨的棱柱狀結晶顆粒存在,通過激光粒度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脫硫石膏的顆粒級配較天然石膏差。脫硫石膏與天然石膏有著相近的性質(zhì),在抗折、抗壓等性能上,脫硫石膏大大優(yōu)于天然石膏;但是脫硫石膏相比于天然石膏,存在含水量較大,顆粒級配差等缺陷。
脫硫石膏在140℃溫度煅燒下脫水不夠徹底,煅燒溫度還偏低。分別在160℃和180℃溫度下煅燒的脫硫石膏已經(jīng)完全脫水,但是與170℃下煅燒的脫硫石膏相比,160℃處理的石膏結晶顆粒比較細小,180℃處理的石膏水化后出現(xiàn)較多的空洞,在170℃煅燒處理的熟石膏結晶粗大、完整,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
如果煅燒過程在干燥環(huán)境下進行則生成半水石膏,如果煅燒過程在加壓蒸汽或酸堿溶液中進行則生成型半水石膏,也是人們常說的高強石膏
無水石膏(CaSO4)
又稱為硬石膏,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有較高的溶解度,但溶解速率非常慢,因此其水化及硬化很慢,強度很低
脫硫石膏
工業(yè)廢石膏的一種,主要來源于燃煤鍋爐的煙氣脫硫,主要成分為生石膏(CaSO4?2H2O)
磷石膏
磷石膏是濕法磷酸生產(chǎn)的副產(chǎn)品,主要成分為生石膏(CaSO4?2H2O),同時含有未分解的磷礦,磷酸、氟化鈣等雜質(zhì),成分過于復雜,批次穩(wěn)定也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