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說自話這也是學英語一種很實際的方法。當我們學過了一段時間英語,或是已經(jīng)學了幾百個詞以后,便很自然的在肚子里時常會嘰里咕嚕的想用英語講話。有時會像小孩子呀呀學語一樣,偶然會從嘴巴里冒出一個短語,或是幾個相關的詞來表達一點意思,這是很好的現(xiàn)象。不過因為詞匯不夠,無法表達完整的意思,既然肚子里有話要說,便不要關在心里,或是怕說出來不對而被別人笑話。這時,如果你找不到對象來練習對話,不妨來個自言自語,也就是自己對于說要表達的事情或可能遭遇的問題,自己一邊問一邊答,反復的練習,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便很容易將練習過的語句脫口而出。或是擬定一些正方兩面的回答,如果回答的詞句幽默或帶外交辭令的字眼,不僅訓練自己的語言,還可表現(xiàn)自己的機智,換句話說,也就是對預期的情況有所準備,以免到時“張口結舌”,不知所措。
要學會“超慢速”的英語發(fā)音,誰的發(fā)音能最慢,誰的發(fā)音就能,就好像騎自行車一樣,誰騎得最慢,誰的技術就。語言的發(fā)音具有“慢學快用”的特點,超慢速發(fā)音把發(fā)音的細節(jié)全部暴露出來,進而一一學會??焖侔l(fā)音把一切發(fā)音細節(jié)全胡弄過去了,表面上看是流利,其實是假流利,很多人的流利英語發(fā)音外國人根本聽不懂,一放慢就千瘡百孔要不得了。請記?。阂豢煺诎俪?,一慢解千愁。?其次,在“超慢速”發(fā)音的前提下,學會后部發(fā)聲的7字要領
1.詞根法,也就是說一些詞你只記詞根,看到長得差不多的詞出現(xiàn)了,你根據(jù)你認識的詞,根據(jù)當時的句子上下文,猜一下它的意思,然后再查字典證實一下,再寫幾遍,就會很容易記住了。開始的時候我會刻意試這方法,后來就是自然而然地一看到一些詞就能猜出來它的意思了。當然有時候有比較棘手的,比如說innocuous.有一次我在期末考試的時候見到它,而且當時它還是個很關鍵的對一段話的理解起決定作用的詞,我在那里猶豫了很久,它到底是innovation的近親,還是innocence的遠戚?由于那文章是貿(mào)易類的,我最終決定它跟前者比較相關,可是考完查詞典才知道是與后者意思比較近。結論是猜詞不一定總對,但是你猜過之后再查一下,印象比單純地記它要深刻很多。
2.有一次我的英語老師教我們記sentimental這個詞,她說女孩子一感情泛濫就會暴飲暴食,結果就吃了3T饅頭,(音近于sentimental).我自己從來不用這方法,主要是聯(lián)想力不太豐富,不過我覺得也許其它人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不同的人用起來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們可以試驗一下,好用就借過去。
3.同類的詞一起記。比如說關于汽車的,你就把steer wheel,brake, bumper之類的詞一起記,還可以弄個卡片,時不時拿出來看一下。再看到人家的汽車,你就除了艷羨人家的BMW,也想一下與汽車有關的詞。還有衣服類的詞也可以一起記,水果類的,廚房里用的東西等等。我自己試過這方法,覺得非常不錯。
4.近義反義詞等一起記。一想起terrific, 你就同時在腦子里過一遍sensational, fabulous, amazing,fantastic,unbelievable,incredible,wonderful等詞,一想起boom,你就知道bust,之類的。有時候寫作文的時候我會盡量試著不要同一段里出現(xiàn)同樣的詞,這樣一來可以讓文章看上去漂亮一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順便記單詞,當然,有一些詞看上去差不多,意思區(qū)別大,就不要亂替代。我的英語老師之前因為別人用hybrid來代替mix-blooded就被氣了個半死。所以替換之前先查查可不可替換,查字典的過程也是讓你更了解單詞的用法的過程,不要怕麻煩。
要把解決自己的問題當作突破的核心。聽力口語有一個相比語法詞匯更難的地方就是一個人很難找到自己的問題。于是有的人干脆只是練習,不去研究自己,也不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解決,往往最后變成為了練習而練習。其實除了很多教科書以外,我們最應該好好“鉆研”的是自己,自己平時講話的用詞,造句,邏輯,例證,甚至口頭禪都應該通過錄音或者兩人相互紀錄的方式搞清楚。這樣的過程固然辛苦,但是想想Anne Bronte的話:Because the road is rough and long, shall we despise the skylark’s song?,你便可以平靜地欣賞自己在于“高山仰止之余,終漸不悔平生”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