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葉面肥的順序要注意
葉面肥與的混用順序要注意以下四點:
1、一般是用足量的水先配好一種單劑的藥液,再用這種藥液稀釋另一種單劑;而不能先混合兩種單劑,再用水稀釋,以免發(fā)生不良反應,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壞和物理性狀的惡化。
2、葉面肥混用時,葉面肥與混合的順序通常為:葉面肥、可濕性、懸浮劑、水劑、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種即充分攪拌混勻,再加入下一種。
3、混合時要主要水量的使用 水對藥液的影響很大,水的酸堿度、離子濃度等,都會影響效果。配藥用水以離子濃度低的中性水為好,如干凈的雨水、河水等。
4、注意要現配現用 藥液雖然在剛配時沒有不良反應,但久置容易產生緩慢的反應,使喪失或易產生藥害。如有的品種雖然在弱堿性條件下較穩(wěn)定,但也要注意現配現用,若長時間放置也易失效。
如何施葉面肥才能使棉花增產?
葉面肥在棉花生產中確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腐植酸類葉面肥,不僅能增加產量,而且能改善棉花品質。兩年的試驗結果證明,多元肥有很好的增產效果。只要用好葉面肥,對棉花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改善,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與對照相比,三種葉面肥對棉花衣分和纖維長度均有不同的增加。兩年試驗平均的結果表明,三種葉面肥分別增加為:增加0.9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纖維長度三種葉面肥分別增加0.7mm,0.5 mm,0.2mm。
三種葉面肥對棉花單株鈴數和單鈴重的影響不同。兩年兩點的試驗結果表明,三種葉面肥對棉花單株鈴數、單鈴重均有增加作用。與對照相比,兩年平均單株鈴數分別增加0.20個,0.14個,0.07個;單鈴重分別增加0.33 g,0.18g,0.17 g。棉花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在整個生育期內,除滿足棉花生長所需的大量元素外,還應根據棉花生長的需要補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作物體內酶和輔酶的組成成分,對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合成、光合作用以及氮、磷、鉀的吸收利用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雖然作物對微量元素需要量少,但微量元素缺乏時,對作物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影響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因此,葉面噴施微量元素是增產有效措施。噴肥的天氣與時間:葉面噴肥,尤其噴施金寶貝菌肥,受風、氣溫、濕度的影響很大。
葉面肥對秋白菜產量的影響
近年來,各種類型的葉面肥研究進展快。無論是有機還是無機葉肥,葉面肥總的發(fā)展傾向是趨于多元素、多種營養(yǎng)成份的復配、螯合等,具有多功能、易被植物吸收、適應性廣、無毒無公害等。我們引進了四種葉面肥,在秋白菜上進行肥效試驗,以期找出適于我地區(qū)氣候、土壤等環(huán)境下,增產效果最佳的種類,在今后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試驗結果還表明,西紅柿噴施葉面肥都顯著地提高了西紅柿生產的經濟效益。
葉面肥在我區(qū)已多年應用,增產效果穩(wěn)定在10%~15%,以墾易為對比,萬國葉面肥對秋白菜的生長,結球及產量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結球中后期、生長量則更大。植物動力2003與墾易持平、植物活力素則較差。
葉面肥對茶葉產量有哪些影響?
葉面肥有促進茶梢生長的作用,百芽重增加,芽葉節(jié)間增長,葉片增大,正常芽葉比例提高,均達到一定的增產提質的效果。其中以液肥,三次采摘產量比對照增加51.3%,正常芽葉比例達87%,比對照提高35.4個百分點,葉面肥表現次之,增幅為30.6%,正常芽葉已達到80.67%,比對照增加29.06個百分點。其次是尿素增幅為17.8%,正常芽葉達62.6%,比對照增幅11%,其正常芽葉表現不穩(wěn)定,呈下降趨勢。無論是有機還是無機葉肥,葉面肥總的發(fā)展傾向是趨于多元素、多種營養(yǎng)成份的復配、螯合等,具有多功能、易被植物吸收、適應性廣、無毒無公害等。
小面積生產試驗結果與小區(qū)試驗結果是相一致的,仍然是液肥增產效果最佳,且具有一定的持效性,葉面肥次之,從試驗情況看液肥比葉面肥持效性強2-3輪。
茶樹噴施液肥,葉面肥后,新梢長勢增強,芽葉肥大壯實,持嫩性好,正常芽葉比例提高,增加了名茶和綠茶的原料數量,為提高成品茶品質提供了可靠保障,制作成品后,以外形、湯色、滋味均較好,尤以液肥噴施后效果最佳。
茶園施葉面肥等幾種肥料后,產量增加,品質提高,增加了管茶工人的收人。不難看出,液肥、葉面肥、尿素幾種肥效增加幅度分別為7.8%、35.6%、4.61%畝凈增75.5kg、36.5kg、6.5kg,以我場采摘鮮葉計劃平均單價0.60元/g,每667m2增加產值分別為45.30元、21.9元、3.90元,減去施用肥料工資成本4一10元,按畝凈增收人大約40-100元,按全場286.6hm2計算,則增加收人近10萬元左右,特別以禾綠液肥,l/15hm2凈純收人30~40元,扣除其他各項費用等,純利可達10一30元/667m2,同時操作方便,省工。特別對密植免耕茶園效果特好。冬季作物施肥,有利于明年作物的生長發(fā)育,保證來年春季后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