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同類型的植物怎樣選擇葉面肥?
葉面肥噴施要因菜而異:
1、葉菜類蔬菜。如白菜、菠菜、薺菜等需要氮素較多,噴肥應以尿素、硫酸銨為主,噴施濃度尿素應為 1%-2% ,硫酸銨為 1.5% ,每季噴施 2-4 次,以生長前期噴施為宜。
2、瓜果類蔬菜。葉面施肥則減少了肥料的吸收和運輸過程,減少了肥料浪費損失,肥料利用率高。如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種瓜類,對氮磷鉀的需要較為均衡,應選用氮磷鉀混合溶液或復合肥。噴用 1%-2% 的尿素與 0.3%-0.4% 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或 2% 的復合肥溶液。一般在生長前期和后期各噴施 1-2 次。后期噴施,可防止早衰,增強后勁,具有很好的增產(chǎn)效果。
3、根莖類蔬菜。如大蒜、洋蔥、蘿卜、馬鈴薯等需磷鉀較多,葉面肥可選用 0.3%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10% 的草木灰浸出液。每季一般噴施 3-4 次,效果較好。
據(jù)不同蔬菜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適量補施相應的微肥,可起到增加產(chǎn)量和改善品質(zhì)的作用,省工多效,但忌酸堿中和。
果樹葉面噴肥的實施技術
果樹葉面噴肥的實施技術:
肥液要加濕潤劑果樹葉片上都有一層厚薄不一的角質(zhì)層,溶液滲透比較困難,可在葉面肥溶液中加入適量濕潤劑(中性肥皂、質(zhì)量較好的洗滌劑等),提高葉面噴肥的效果。
選擇適宜的噴施時間葉面噴肥注意不要在高溫時進行,在無風的陰天里,可全天噴施;晴天要在上午10時前及下午5時后噴施。
要有足夠的噴施量果樹吸收葉面肥溶液的量和噴施量成正比,適宜的噴施量是肥液在葉片上達到欲滴未滴的狀態(tài)。不同的肥種在不同的時期噴施效果也不同,如磷肥、鋅肥要在初花期噴施,而鉬肥選擇在花前噴施效果較好。在不發(fā)生肥害的前提下,很好提高葉面肥施用濃度。這樣不僅能滿足果樹對養(yǎng)分的需求,而且濃度越高進入葉片越快。同時要根據(jù)天氣和果樹長勢采用適宜的濃度,一般尿素0.3%-0.5%,過磷酸鈣0.5%-1.2%,磷酸二氫鉀0.2%-0.4%,三元復合肥0.4%-0.5%,草木灰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鋅、檸檬酸鐵、硫酸鎂等的濃度為0.08%-0.15%。
要側重噴施葉背面養(yǎng)分是通過葉片氣孔吸收進果樹體內(nèi)的,葉片氣孔主要在葉背面,故葉面噴肥時主要噴施葉背面,噴嘴要朝上,霧點要細,以利于肥液的滲透和吸收。同時,噴施量不要過大,以葉片不滴水為宜,以防肥液積聚葉尖產(chǎn)生肥害燒尖。
要對癥噴肥要看果樹的長勢噴施葉面肥。中性肥皂、有機硅助劑等,可以軟化角質(zhì)層、提高肥料溶液的展著性,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率。如果果樹長勢弱、枝葉伸長緩慢、葉片呈黃色或淡黃色,這表明果樹缺氮缺鐵,應當以噴施氮肥為主,并適當噴施和磷肥、鉀肥。如果葉大嫩綠、枝條間節(jié)過長,表明氮肥充足,應當以噴施磷肥和鉀肥為主,適當噴施一些微量元素。對于微量元素來說,葉面噴肥是主要方式,它的效果優(yōu)于土壤施肥。
核酸生物葉面肥對白菜產(chǎn)量的影響
核酸生物葉面肥是以核酸為原料生產(chǎn)的生物有機葉面肥,它無公害、無污染,適于發(fā)展綠色食品生產(chǎn)。具體方法是:將2—3公斤過磷酸鈣放100公斤清水中,攪拌浸泡,經(jīng)l晝夜后,取其上層澄清液施用,一般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每次每畝噴60公斤左右。通過白菜的小區(qū)對比試驗,檢驗核酸生物葉面肥的實際應用效果,確定適濃度,以便為該產(chǎn)品投放市場提供理論依據(jù)。核酸生物葉面肥處理和化肥處理都比對照增產(chǎn)。其中以基肥 核酸生物葉面肥(30倍液),產(chǎn)量,平均增產(chǎn)39.38%。
核酸生物葉面肥能顯著地提高白菜的產(chǎn)量,處理3(30倍液)產(chǎn)量,比對照平均增產(chǎn)39.53%。也可采用硫酸鉀或水溶液,配制方法為在100公斤清水中加入硫酸鉀或2公斤,攪拌溶解后即成2%的硫酸鉀或水溶液。所有生物葉面肥處理的白菜株高、球莖粗、凈菜率、維生素C含量都比對照高,處理3的各項指標。分別比對照平均提高了2.00%、1.45%、7.65%和3.65%。
處理3的株高、球莖粗、凈菜率、維生素C含量都比其它處理高,分別比對照平均提高了2.00%、1.45%、7.65%和3.65%。另外,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處理5的白菜葉片發(fā)黃,說明該濃度偏高,有燒苗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