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目前下肢假肢可根據下肢不同的截肢平面分為幾大類:足踝部假肢、小腿假肢、大腿假肢、和髖關節(jié)離斷假肢。不論是那一平面截肢后假肢,都能達到支撐身體和步行的目的。肌電假肢是一種由大腦神經直接支配的外動力型假肢。它是精密機械、微電于技術、材料科學和生理醫(yī)學等現(xiàn)代高科學技術的產物。假肢工具手:是專為上肢截肢者設計制作的,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安裝在殘肢上的臂筒,臂筒被固定在殘肢上,臂筒的末端有工具銜接器。二是各種各樣勞動工具和生活用 具,如錘子、螺絲刀、挫刀、多用途鉤子等勞動工具,牙刷、匙子等生活用具。
電動假肢是由機電驅動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殼體三部分組成。機電驅動系統(tǒng)靠微型電池提供能源,控制系統(tǒng)是靠觸壓式微動開關來開關電路,發(fā)出控制信息操縱機電驅動系統(tǒng)完成動作。殼體則是整個假肢的外形。假肢牽引式機械假手:這種假手又稱為機動假手和機械假手,是人手的一種替代物。骨骼式假肢:組件式假肢普遍采用骨骼式結構,即標準組件化的關節(jié)、連接件、支撐件呈內骨骼狀,外加裝飾軟泡和針織襪套,外形更加逼真。
假肢裝飾性上肢假肢:這種假肢沒有從事工作和生活自理的功能,主要作用是彌補上肢外觀和維持肢體的平衡。主要用于上臂高位截肢和肩關節(jié)離斷、肩胛帶離斷者。肌電假肢是由大腦神經支配肢體肌肉收縮產生運動時發(fā)出肌電信號,傳達到皮膚表面,控制系統(tǒng)接受信號后驅動微型電動機產生動作。假肢的分類。假肢可以按結構、功能、裝配時間、截肢部位、動力來源以及選用材料來分類。但是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截肢部位來分成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由于喪失了正常膝關節(jié),大腿截肢后功能喪失較多,但裝配上合適的假肢后,經過系統(tǒng)的使用訓練,完全能以較好的步態(tài)步行。如果裝配的假肢,不但能騎自行車,而且能跑步和參加適當的體育運動。步行是人體下肢基本的功能,下肢任何平面的截肢(足趾除外)都會給人的步行帶來困難。步行姿勢不良還會給一個人整體的美感帶來極大干擾。假手是靠使用者自身殘肢和健肢的協(xié)調動作,帶動牽引索,操縱并控制假手的張開和握 住,實現(xiàn)抓握提取物件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