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邁康時代(廈門)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yè),專注于院前急救、母嬰保健、社區(qū)訪視、車用應急箱包、基礎醫(yī)療及呼吸醫(yī)療健康等領域產品的研發(fā),制造和銷售。
急救背囊對受試人員生理參數和主觀疲勞感知的影響,分析囊體結構設計是否適合人體生理結構特點。方法:針對6種不同型號急救背囊,選擇健康適齡人員為受試對象,受試人員在靜態(tài)條件下測量背負急救背囊前、后肺活量指標變化;以8 km/h的行軍速度在跑臺上運動至疲勞,測量受試人員負荷耐受時限;在跑臺試驗前、后測量血壓、背力指標變化;在跑臺試驗過程中動態(tài)測量心率、血氧飽和度指標;在跑臺試驗后填寫疲勞感知分級表。普及急救知識,提高急救意識,提升急救技能,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結果:綜合分析比較各項測試指標,在6種型號急救背囊中,BⅡ號結構設計較好。新型急救背囊的結構優(yōu)化在跑臺試驗中得到了驗證,提高了適體性和穩(wěn)定性。但試驗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受試者反應新型急救背囊調節(jié)結構部分有些復雜,較多調節(jié)帶也增加了囊體質量;而對照組急救背囊攜行結構不能根據身高進行適當調節(jié),適體性較差,軟質肩帶被汗液浸濕后會引起受試者肩部和腋窩不適。結論:受試者負荷急救背囊模擬行軍前后與過程中,生理參數的變化與囊體結構設計及質量密切相關,人體工效學評價可為急救背囊結構優(yōu)化提供科學依據。
2018年亞太軍事醫(yī)學年會19日醫(yī)大學舉行衛(wèi)生裝備展,我軍現役的急救、檢查、轉運、防護、收治等各類骨干衛(wèi)生裝備器材集中亮相,來自亞太地區(qū)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代表參觀展示。
新疆森林消防總隊前指和20名救援人員攜帶便攜式擔架、救援繩索、照明燈和急救背囊等裝備器材,也正在趕往雪崩發(fā)展開救援。目前,烏魯木齊消防救援梯隊已接近人員被困山區(qū)。(央視記者 孫繼文 錢重宇 阿爾曼)
北京時間15:00更新:【據前方消防救援力量消息 被困10人為8男2女】
據前方消防救援力量反饋:被困人員是8男2女,因雪崩導致山路填埋,現正身處一高地等待救援。120弘愛醫(yī)院急救站設置于弘愛醫(yī)院內,按標準化急救站點建設,在硬件設備上,配備有兩部監(jiān)護型救護車,一部常規(guī)出勤一部應急備用,救護車配備車載除顫儀、急救背囊、心電圖機和呼吸機等先進醫(yī)療急救設備。被困者攜帶有GPS、電話以及能夠維持一天的食物補給,目前能與外界保持聯系。針對其中一人傷勢較重無法行動,消防人員在行進途中通過電話對其同行者進行了包扎等護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