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對于還未正式步入醫(yī)院或者剛進入醫(yī)院工作的醫(yī)務人員來說,對于白大褂的使用規(guī)范可能沒有很了解以至于著裝上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醫(yī)學新生會理所應當的認為我們穿白大褂在學校自由走動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很多學長學姐們和老師們看來就不是如此了。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白大褂呢?
白大褂不能像風衣一樣敞開來穿,要把扣子從上到下依次扣上,給人以干凈利落的印象。
還有我們經常穿白大褂進出實驗室,穿白大褂是為了隔離細菌。
如果敞開來穿,就無法達到這一目的,還會把實驗室里的細菌攜帶出去。
為了鼓勵更多的年輕人選擇STEAM領域的,并追求STEAM相關職業(yè),幫助他們將自己視為在這些領域能夠取得成功的人是很重要的。
其中一件常與科學家聯系在一起的東西就是白色實驗服,俗稱“白大褂”。
正如之前研究套裝和實驗服對成年人的影響時所看到的那樣,衣服是改變一個人自我形象的有力工具,白大褂對青少年對角色影響同樣非常重要。
同樣的課程,不同的著裝。兩個班級中,一個班的學生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至少要穿10節(jié)課的實驗服,另一個班則不穿實驗服。
老師們給每個班級上同樣的課,以減少老師教學的差異。研究人員在這10節(jié)課前后對參與者進行了采訪,還對他們進行了前后調查,
同時考察了許多因素,比如他們作為一名科學家的自我意識、他們對自己與科學相關的技能的信心,以及他們是否有與STEAM領域相關的職業(yè)目標。
一說起醫(yī)生,你腦袋里會出現什么呢?打針吃藥,還是體溫計?不管怎樣,有一樣東西是一定會出現的,那就是白大褂。
白大褂幾乎就是醫(yī)生的象征,以至于你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人,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其他什么人,都會有點緊張,畢竟很多人小時候被拉到醫(yī)院打針還是有點陰影。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醫(yī)生總是穿著白大褂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兒。
醫(yī)生的早期著裝
早的時候,其實醫(yī)生是沒有固定的穿著的。不管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醫(yī)生們都穿得很隨意。
比如中國古代的醫(yī)生,寬袍大袖的,一般的讀書人穿什么,他們也就穿什么。在西方,很長一段時間內,醫(yī)生們穿的衣服跟神職人員一樣。
原因很簡單,在古代的西方,能夠接受教育的人,不是就是神職人員,肯定不會出來當醫(yī)生,那就只能由神職人員來當醫(yī)生了。
后來,出現了非神職人員的大夫,但大家也都習慣穿得跟神職人員一樣,來給大家。
再往后,差不多兩百年前吧,那個時候歐洲的經濟已經發(fā)展得很好了。醫(yī)生的社會地位提高了,收入也變得相當不錯。
所以,歐洲的醫(yī)生們穿著也變得講究起來了,紛紛穿上了黑色的禮服,戴上了帽子,看起來特別體面、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