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泰格模具淬火——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淬火后冷處理之前將模具置于沸水中煮30-60min,可消除15%-25%淬火內(nèi)應力并使殘余奧氏體穩(wěn)定化,再進行-60℃常規(guī)冷處理,或進行-120℃深冷處理,溫度愈低,殘余奧氏體轉(zhuǎn)變成馬氏體量愈多,但不可能全部轉(zhuǎn)變完,實驗表明,約有2%-5%殘余奧氏體保留下來,按需要保留少量殘余奧氏體可松馳應力,起緩沖作用,因殘余奧氏體又軟又韌,能部分吸收馬氏體化急劇膨脹能量,緩和相變應力;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在生產(chǎn)中,常根據(jù)對工件性能的要求。按加熱溫度的不同,把回火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和高溫回火。淬火和隨后的高溫回火相結(jié)合的熱處理工藝稱為調(diào)質(zhì),即在具有高度強度的同時,又有好的塑性韌性。
1)低溫回火:150-250℃ ,M回,減少內(nèi)應力和脆性,提高塑韌性,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用于制作量具、刀具和滾動軸承等。
2)中溫回火:350-500℃ ,T回,具有較高的彈性,有一定的塑性和硬度。用于制作彈簧、鍛模等。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3)高溫回火:500-650℃ ,S回,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用于制作齒輪、曲軸等。
由于正火的特點是空氣冷卻,因而環(huán)境氣溫、堆放方式、氣流及工件尺寸對正火后的組織和性能均有影響。正火組織還可作為合金鋼的一種分類方法。通常根據(jù)直徑為25毫米的試樣加熱到900℃后,空冷得到的組織,將合金鋼分為珠光體鋼、貝氏體鋼、馬氏體鋼和奧氏體鋼。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退火的目的在于:
① 改善或消除鋼鐵在鑄造、鍛壓、軋制和焊接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組織缺陷以及殘余應力,防止工件變形、開裂。
② 軟化工件以便進行切削加工。
③ 細化晶粒,改善組織以提高工件的機械性能。
④ 為終熱處理(淬火、回火)作好組織準備。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滲碳體的鑄鐵變成塑性良好的可鍛鑄鐵。工藝操作是將鑄件加熱到950℃左右,保溫一定時間后適當冷卻,使?jié)B碳體分解形成團絮狀石墨。
擴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鑄件化學成分均勻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發(fā)生熔化的前提下,將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并長時間保溫,待合金中各種元素擴散趨于均勻分布后緩冷。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
去應力退火。用以消除鋼鐵鑄件和焊接件的內(nèi)應力。對于鋼鐵制品加熱后開始形成奧氏體的溫度以下100~200℃,保溫后在空氣中冷卻,即可消除內(nèi)應力。大型模具激光表面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