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關(guān)此浮橋,名太守王十朋記之以詩,有“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世無剛者橋豈成,名與萬安同不泯。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海口北側(cè)的青島灣內(nèi),美景天成。小島原名就叫青島,這個小島因為常年林木蔥郁,對面有黃島,彼黃此青而得名青島,青島市1929年建置,當時也是由這個小島得名而來。其距離海岸720米,海拔僅為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wèi)志》載:'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時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針因自己所儲財物過多,恐怕被秦景公奪財殺害,在今天山西省臨晉附近的黃河上架起浮橋,帶了“車重千乘”的財富由今陜西逃往晉國,這可算是第1一座黃河大橋。因該島形如古琴,水如弦,風吹波音錚錚如琴聲,故又被人們稱為'琴島'。每逢夏季,海風吹拂,樹木蔥郁,有'琴崗翠滴'的美譽。島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島的象征之一。
民國以來,柳江上還搭建過幾次浮橋,但全都命運多舛,它們不是被洪水沖垮,就是被強行拆除。據(jù)史料記載,清順治十年(1650年),南明晉王李國率兵至柳,為解決軍1需過河的問題,曾搭浮橋于南門下。直至解放后,1950年,柳州市政府撥款修建了一座新浮橋,一直使用到1968年柳江大橋通車后才被拆除。 40年來,柳江江面上的大橋?qū)映霾桓F,而且一座比一座美觀、大氣,但是,在“老柳州”的心底,美親的還是浮橋。那是有生命的橋,它見證了柳州人的日常生活,它隨著柳州人的喜怒哀樂而蕩漾,是秀麗江面上一道純美的風景。

游艇碼頭 游艇碼頭主要是由堤岸、固定斜坡、活動梯、主通道浮碼頭、支通道浮碼頭、定位樁、供水、供電系統(tǒng)、船舶、上下水斜道、吊升裝置等組成。189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山東巡撫張曜的陪同下來當時的膠澳視察,回京后果斷向清廷提議應(yīng)在青島口一帶設(shè)防。中文名游艇碼頭組 成堤岸、固定斜坡、活動梯碼類 別鋼結(jié)構(gòu)游艇碼頭,混凝土游艇碼頭施工方式鋼筋混泥土澆注目錄1 名詞定義2 碼頭類別? 鋼結(jié)構(gòu)? 混凝土? 鋁合金? 躉船? 組合式? 海南游艇碼頭? 湛江游艇碼頭3 浮橋結(jié)構(gòu)名詞定義1、堤岸:鋼筋混泥土澆注、砌石或其它結(jié)構(gòu)方式施工,活動梯連接處預埋鋼結(jié)構(gòu)鉸鏈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