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 - 主要特性
H13鋼是使用廣泛和具代表性的熱作模具鋼種,它的主要特性是:
(1)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韌性;
(2)優(yōu)良的抗熱裂能力,在工作場合可予以水冷;
(3)具有中等耐磨損能力,還可以采用滲碳或滲氮工藝來提高其表面硬度,但要略為降低抗熱裂能力;
(4)因其含碳量較低,回火中二次硬化能力較差;H13模具鋼用于制造沖擊載荷大的鍛模,熱擠壓模,精鍛模;鋁、銅及其合金壓鑄模。
20CRMNTI的特性及適用范圍:是性能良好的滲碳鋼,淬透性較高,經(jīng)滲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與堅韌的心部,具有較高的低溫沖擊韌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可切削性良好。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載荷、沖擊及摩擦的重要零件,如齒輪、齒圈、齒輪軸十字頭等。是18CrMnTi的代用鋼,廣泛用作滲碳零件,在汽車.拖拉機工業(yè)用于截面在30mm以下,承受高速.中或重負荷以及受沖擊.摩擦的重要滲碳零件,如齒輪.軸.齒圈.齒輪軸.滑動軸承的主軸.十字頭.爪形離合器.蝸桿等。


cr12mov 冷作模具鋼,鋼的淬透性、淬火回火的硬度、耐磨性、強度均比Cr12高。形狀復雜、工作條件繁重下的各種冷沖模具和工具,如沖孔凹模、切邊模、滾邊模、鋼板 深拉伸模、圓鋸、標準工具和量規(guī)、螺紋滾模等---Cr12MoV是國標的說法,德標叫做:X165CrMoV12
國標:cr12mov
臺標:skd11
德標:1.2601
DIN:x165crmov12
日標:skd11
韓標:STD11
意大利標準:x165crmow12ku
瑞典標準:2310
西班牙標準:x160crmov12
美標:x12m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開始以錘擊天然紅銅來制造裝飾品和小用品。中國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已應用冷鍛工藝制造工具,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銅器物,就有明顯的錘擊痕跡。商代中期用隕鐵制造器具,采用了加熱鍛造工藝。春秋后期出現(xiàn)的塊煉熟鐵,就是經(jīng)過反復加熱鍛造以擠出氧化物夾雜并成形的。初,人們靠掄錘進行鍛造,后來出現(xiàn)通過人拉繩索和滑車來提起重錘再自由落下的方法鍛打坯料。14世紀以后出現(xiàn)了畜力和水力落錘鍛造。青島富坤鍛造歡迎您--
